大河網訊(記者 祝傳鵬)“中國傳統工藝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勤勞智慧的結晶,大多都是國家非遺項目,保護好傳承好發(fā)展好傳統工藝是我們這一代的歷史責任。” 全國人大代表、開封市汴繡研究所工藝師程芳說。
由于各地經濟文化發(fā)展水平不同,對傳統工藝項目振興計劃實施政策也各有千秋。形式主義,空喊口號多,出臺政策解決問題少。因此,程芳建議從國家層面出臺有關政策,加大振興中國傳統工藝項目執(zhí)行力度。
“2017年3月12日,文化和旅游部、工信部、財政部聯合提出的《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》經國務院同意公開發(fā)布,有300多個項目列入其中。”程芳說,3年多來,各地政府部門根據本地項目實際也做了不少工作,取得了一定成績。
程芳認為,凡有列入振興項目目錄的地區(qū),在項目宣傳上要加大力度,讓老百姓及全社會都知道。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。就如何振興集思廣益,專家學者、業(yè)內人士都可出謀劃策,拿出方案,分工負責,責任到人。
同時,利用互聯網的優(yōu)勢宣傳擴大中國傳統工藝的影響力,比如微信公眾號要時常更新,開發(fā)微信游戲小程序使傳統工藝項目與現代文化巧妙地融合,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。
“當然,傳統工藝能否振興關鍵是市場銷售經營的好壞。”程芳建議,政府有關部門要當好參謀,文聯、教育、文化等部門,這些專門研究當地文化、歷史及美術的學者,積極為傳統工藝項目策劃、宣傳、推銷產品提供幫助,從而使中國傳統工藝項目更好更強。在政府采購方面將項目產品列為采購清單優(yōu)先考慮。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傳統工藝項目采購制度,制定專門的政府采購標準;規(guī)范政府采購程序,做到公正、公平、公開,并接受社會監(jiān)督,以幫助擴大其知名度。
政府稅務部門可通過減少或免征稅收對項目進行支持,金融機構可對項目和企業(yè)進行信貸支持。在產業(yè)規(guī)劃、土地政策方面希望政府開辟場地為傳統工藝項目企業(yè)提供作為生產、研發(fā)、展示、銷售的基地。如協調貸款低利率、財政補貼。在稅率不變的情況下,財政部門可采用先征后退的變通辦法。
實施獎勵政策。完成目標(如傳承人的培養(yǎng)、知名度的提高、產品銷售的擴大、產品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等)的地方政府可以資金獎勵,以激勵項目振興。
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每年應加大對有振興中國傳統工藝項目的地區(qū)在制定政策、采取措施、執(zhí)行效果上的督促檢查力度,以防流于形式,糊弄上級。爭取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時期中國傳統工藝振興有大的起色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aboss.net/showinfo-188-260813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