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媒體記者 蔣衛(wèi)芳 李肅肅 通訊員 李沐佳
日常生活中,許多看似安全的物品,可能正在悄悄釋放“隱形健康殺手”——甲醛。從孩子的玩具、夏季涼席,到手機殼、快遞紙箱,甲醛的身影無處不在。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,不僅可能引發(fā)呼吸道疾病,更有可能致癌。記者帶您揭開這些日常物品背后的甲醛隱患,并邀請專家為您提供實用防護指南,守護家人健康。
根據專業(yè)機構的實驗數據,部分深受年輕人喜愛的“捏捏樂”玩具,以及一些小作坊為降低成本使用工業(yè)膠水制作的手機殼,都存在甲醛和苯系物超標的問題。尤其在手機發(fā)熱時,刺鼻氣味會更加明顯。夏季常用的涼席,因生產過程中的消毒、漂白工藝,以及雙面涼席制作時使用的膠水,也可能成為甲醛的藏身之處。毛絨玩具的甲醛主要來源于表面紡織品中添加的柔軟劑、固色劑等化學助劑,通常顏色越鮮艷的毛絨玩具甲醛含量可能越高。此外,老人常喜歡囤積的快遞紙箱,在生產過程中因使用含甲醛的膠黏劑、防水涂層或劣質包裝材料,同樣可能存在甲醛隱患。
駐馬店市中心醫(yī)院婦女兒童醫(yī)院副院長、兒內四科主任李戰(zhàn)華介紹,甲醛是孩子健康的“隱形殺手”。短期接觸可能導致孩子頻繁咳嗽、打噴嚏、揉眼睛,甚至誘發(fā)鼻炎和哮喘;長期暴露可能干擾免疫系統(tǒng),導致孩子反復生病,影響神經系統(tǒng),出現(xiàn)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緒煩躁等問題,嚴重時還可能損害造血功能,增加健康風險。
生活中許多物品都可能含有甲醛,例如新裝修房屋中的涂料、墻紙膠水,新買的衣柜、書桌等木質家具,孩子的劣質玩具、彩色繪本、印花衣物,以及地板膠、窗簾布藝等。
李戰(zhàn)華建議,新房應通風3-6個月再入住,日常生活中要多開窗,可使用空氣凈化器輔助去除甲醛。為孩子挑選日常用品時,應優(yōu)先選擇無異味、有環(huán)保認證的產品,從源頭減少甲醛接觸風險,避免這看不見的健康隱患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家人。
專家建議,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應選擇正規(guī)廠家生產、具備質量認證的產品,對氣味刺鼻的物品要特別謹慎。新購買的物品,尤其是兒童玩具和貼身用品,應充分通風晾曬后再使用。同時,呼吁相關部門加強對生產企業(yè)的監(jiān)管,嚴格把控產品質量,從源頭上杜絕甲醛超標產品流入市場,切實保障公眾健康安全。(編輯 詹云清)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aboss.net/showinfo-108-364085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