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州日報訊 (全媒體記者吳婉虹 通訊員張曼莉、李耀文、郭千千)近日,一位患高血壓多年的五旬大叔,因牙齦出血到口腔醫(yī)院就診,經牙周治療控制住牙周炎后,血壓竟也穩(wěn)定了很多,不再動不動就住院了。
專家提醒,牙周病與許多重大疾病關系密切,如糖尿病、冠心病、中風等。而且牙周病不可自愈,務必重視牙周疾病的治療,以免引發(fā)其他更嚴重的疾病。
穩(wěn)住牙周炎后
50多歲的馬伯(化名)患高血壓多年,血壓控制不好,經常住院。前段時間馬伯牙齦出血厲害,便到廣州醫(yī)科大學附屬口腔醫(yī)院牙周科檢查。血壓也穩(wěn)定了
該科申玉芹主任為馬伯做了系統的口腔檢查,發(fā)現他牙齦肥大增生,導致嚴重的炎癥反應,其產生的炎性因子也對身體造成損傷。
了解到馬伯有高血壓病史,申玉芹告訴他:“其實高血壓一直控制不佳,可能跟他嚴重的牙周炎有關。”有研究表明,患有牙周疾病的患者通常表現為血壓升高,尤其是當牙齦有活動性炎癥或牙齦出血時。
申玉芹建議他,在血壓控制在160/100mmHg以內后做牙周治療,包括齦上潔治(洗牙)一次,每周一次的齦下刮治四次。完成刮治后,馬伯牙齦的顏色、形態(tài)和質地都變得更加健康,不再像“松軟的肉袋子”,更有利于清潔,炎癥得到有效抑制,牙槽骨情況得到很大改善。馬伯表示,口腔比以前感覺更清爽,異味少很多,現在配合吃藥治療,血壓也比以前穩(wěn)定了,不再動不動就住院。
牙周病與許多
全身重大疾病有關
申玉芹指出,牙周病不僅與高血壓有關,更與許多全身重大疾病關系密切,其中包括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疾病及許多癌癥,如肺癌、胰腺癌、乳腺癌和胃癌等。
國際權威醫(yī)學雜志《柳葉刀》刊登過的研究顯示,在排除諸如吸煙、飲食、年齡等已知的影響因素后,患有牙周病和牙齒缺損的男性比牙齒健康的男性得癌癥的概率要高14%,其中,肺癌的危險度要高出36%,最高的是胰腺癌,竟高出54%。
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:我國中年和老年人群中牙周健康者分別僅為9.1%和9.3%,牙周炎患病率為52.7%~69.3%。因此,申玉芹特別提醒,務必重視牙周疾病的治療,以免引發(fā)其他更嚴重的疾病。
據申玉芹介紹,牙周炎早期癥狀不典型,患者通常只覺得“牙齦出血或口臭”,不容易引起重視,但隨著炎癥加重可能會出現牙齒松動、移位、牙齒酸軟、咬合無力等癥狀,到中晚期可造成大量不可逆的牙周組織破壞。牙周病是不會自愈的,如果不控制,牙床被破壞是一個不可逆的變化。“定期進行口腔檢查,早發(fā)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是防治牙周炎的關鍵。”
另外,申玉芹還提醒,高血壓、糖尿病患者需要將血壓、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圍才可以進行牙周系統治療,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六個月內不能進行復雜牙周系統治療,有血液病、傳染性疾病史者應在治療前主動向醫(yī)師介紹病情,以便采取一定的對策,防止出現意外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aboss.net/showinfo-108-266010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