駐馬店廣電融媒體消息:喬莊村是泌陽縣泰山廟鎮(zhèn)重要的香菇種植產業(yè)基地,被譽為“中國花菇第一村”。近幾年國家實施脫貧攻堅政策和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之后,依托香菇種植,村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,成為了遠近文明的文明村和幸福村。
“走在喬莊村,一個個香菇花菇大棚就像集裝箱一樣,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房前屋后,香菇早已經已經成為村民們謀劃產業(yè)脫貧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。”村支部書記郭相美手指著眼前的一個個香菇花菇種植大棚,喜滋滋地說。
為了能讓村民們早日脫貧,喬莊村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布局菇產業(yè)基地的建設。那個時候幾乎家家都從事香菇生產,許多家庭通過種植花菇走上了致富路,國內外很多客商前來考察洽談,成為當時聞名全國的花菇村。后來由于種種原因,該村的食用菌產業(yè)一度下滑。
如今,伴隨著脫貧攻堅和鄉(xiāng)村振興的東風,該村依托當?shù)貧夂?/p>
和交通優(yōu)勢,建立2家食用菌企業(yè),都采用“公司+基地+貧困戶”的模式。這里的清香食用菌有限公司就帶動7名貧困戶發(fā)展食用菌產業(yè),喬莊村貧困戶牛興社就在這里上班,每月可拿工資1000元,做到了在門口脫了貧。截至目前,該村建設香菇制棒車間5個、各類菇棚50個,發(fā)展香菇50萬棒,產值達500萬元,帶動周邊50人就業(yè)。
“香菇花菇的保存期長,市場容量大,生產周期短,投資見效快,而且不需要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大型廠房設備,經過專業(yè)培訓,婦女和老人都能很快上手。為了讓食用菌產業(yè)惠及更多貧困戶,鎮(zhèn)里堅持因人施培、因產施培、因崗施培,手把手指導,培訓食用菌種養(yǎng)人才,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(xiàn)增收脫貧,真正走香菇產業(yè)富民路。”該鎮(zhèn)扶貧辦負責人告訴記者。(通訊員 陳遠志 曲生智)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aboss.net/showinfo-16-247632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