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適合普通話的場景講普通話,適合方言的場景講方言,隨機應變,這就足夠了
近日,一張關于壽司郎廣州一門店聊天記錄截圖引發(fā)爭議,內容顯示,該門店禁止員工上班期間說粵語,違反者會被嚴格處理。對此,廣州壽司郎餐飲有限公司發(fā)布聲明稱,公司從未禁止員工以粵語與客人溝通,鼓勵員工基于自身條件,根據(jù)客人語言習慣,進行自由舒適的溝通。但在內部交流中,由于公司員工來自不同的地區(qū),為了工作溝通更順暢,建議員工之間以普通話作為首要語言。目前已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教育,對因內部信息傳遞表述不當引發(fā)的爭議和不適,向大家報以誠摯的歉意。
禁止員工上班說粵語?此事曝光后,不少網友批評這家餐廳管太寬,涉事餐廳第一時間回應道歉,算是知錯能改,來自外界的批評無疑是一個教訓——講什么語言,不適合也不應該簡單粗暴地一刀切。
的確,廣州這樣的大城市,有很多五湖四海的外來人口,不會講也聽不懂粵語,一個都講普通話的氛圍當然會對他們更加友好。而從餐館內部看,統(tǒng)一語言,確實能方便管理。但也得看到,語言應該是開放包容、海納百川的,既要方便溝通交流,也應體現(xiàn)本地特色——地方語言和地域文化都是密不可分的,這正是普通話普及了如此之久,方言一直未消失的原因。
粵語本身是廣州一帶的方言,很多當?shù)厝藦男《δ咳?,相較于普通話,粵語反而可能是他們的第一語言。所以,員工在私下交流時說粵語,再正常不過了。就像有網友說的,要“入鄉(xiāng)隨俗”,在當?shù)亻_店,也該尊重當?shù)氐牡赜蛭幕?/p>
再者,以是否講普通話為由頭,對員工進行嚴格處理,這種內部管理的一刀切,何嘗不是在擠壓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呢?
公共機構比如政府部門、學校等,在一些場合,可能會要求統(tǒng)一講普通話,但餐館本身是服務行業(yè),語言上進行統(tǒng)一的必要性并不充足,在適合普通話的場景講普通話,適合方言的場景講方言,隨機應變,這就足夠了。
因此,語言應該開放包容,有海納百川的氣度,公司管理更不能任性胡來。尊重方言,尊重員工的意愿和合法權益,一個餐館才能在本地更持久地生存發(fā)展下去。
成都商報-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熊志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aboss.net/showinfo-124-277495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