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媒體記者 郭建鋼 張雨琦 馬丹
隨著秋冬季節(jié)來臨,市民健康篩查需求顯著上升。記者從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體檢中心獲悉,近期該中心日均接待量較平日增長30%,但不少市民拿到體檢報告后,僅聚焦“↑↓”箭頭標記,對臨界值指標、專業(yè)術語一頭霧水,甚至陷入“無箭頭即健康、有箭頭就恐慌”的誤區(qū)。為此,記者專訪該院體檢中心主任周煥霞,拆解報告解讀關鍵,助力市民科學讀懂身體“健康賬單”。
“只看箭頭判斷健康,很容易漏掉重要健康信號。”周煥霞主任舉例說明,以血常規(guī)中白細胞計數為例,若數值略高于參考值,且近期有感冒、熬夜經歷,大概率是身體短暫應激反應,并非一定是感染;但空腹血糖若處于5.6-6.1mmol/L區(qū)間(正常標準為<5.6mmol/L),雖未出現“↑”箭頭,卻已屬于“空腹血糖受損”狀態(tài),若不及時調整飲食、運動習慣,未來發(fā)展為糖尿病的風險會顯著升高。
針對市民尤為關注的腫瘤標志物檢測,周煥霞主任特別提醒“需理性看待”:“腫瘤標志物升高不等于患癌,比如甲胎蛋白(AFP)升高,可能與肝炎、肝硬化相關;反之,指標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腫瘤,部分早期癌癥患者的標志物可能仍在參考范圍內,必須結合CT、超聲等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。”
那么,體檢報告應優(yōu)先看哪些內容?周煥霞主任給出明確方向,建議重點關注與心腦血管、代謝、器官功能相關的三類核心指標,快速掌握健康重點:心腦血管方面,需緊盯血壓(正常標準為高壓90~140mmHg、低壓60~90mmHg)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即“壞膽固醇”,數值越高越易導致血管硬化)、同型半胱氨酸(升高會增加中風風險);代謝相關指標中,空腹血糖(正常3.9-6.1mmol/L)、血尿酸(男性<420μmol/L、女性<360μmol/L)、體重指數(BMI正常18.5-23.9)需重點留意,異常可能引發(fā)糖尿病、痛風、脂肪肝等問題;器官功能上,肝功能(谷丙轉氨酶、膽紅素反映肝臟損傷情況)、腎功能(肌酐、尿素氮體現腎臟排泄能力)、甲狀腺功能(TSH異常可能提示甲亢或甲減)若出現波動,需及時排查器官病變。
“拿到報告后別慌,按‘三步法’處理更高效。”周煥霞主任進一步給出實操建議:第一步,優(yōu)先查看“體檢結論與建議”,標記出“建議復查”的項目,如尿常規(guī)紅細胞異常、甲狀腺結節(jié)等,需在1-3個月內到對應科室復查,明確指標波動原因;第二步,若結論提示“需進一步檢查”,如肺部結節(jié)、乳腺鈣化等,應盡快預約??茩z查,避免延誤診治;第三步,即便報告無明顯異常,也需留存報告,每年對比指標變化,尤其是40歲以上人群、有慢性病家族史者,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比單次結果更具健康參考價值。
“體檢不是‘完成任務’,讀懂報告、落實健康建議才是關鍵。”周煥霞主任建議,市民若對報告內容有疑問,可直接到體檢中心咨詢,或攜帶報告前往專科門診,讓專業(yè)醫(yī)生制定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,真正發(fā)揮體檢的健康預警作用,為身體筑牢“防護屏障”。(編輯 詹云清)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aboss.net/showinfo-108-367844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