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媒體記者 張軍紅 袁野
近段時間,氣溫變化無常,早晚溫差較大,導致流感高發(fā),不少人在服用抗過敏藥、感冒止咳藥等藥物后,可能出現(xiàn)嗜睡、頭暈等不良反應,這種狀態(tài)下駕駛機動車,極易引發(fā)交通安全隱患。究竟哪些藥物影響安全駕駛呢?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藥劑科中藥師許春燕為大家梳理了影響駕駛安全的藥物清單,提醒市民服藥前務必查看說明書,必要時咨詢專業(yè)醫(yī)師,確保出行安全。
抗組胺類藥物也就是常見的抗過敏藥,像氯雷他定、氯苯那敏、西替利嗪、苯海拉明等藥物,容易導致嗜睡、頭暈等不良反應,干擾駕駛員的反應速度與判斷力。
一些治療感冒、止咳類藥物含有“馬來酸氯苯那敏”“偽麻黃堿”“可待因”“右美沙芬”成分,如復方氨酚烷胺膠囊、咳特靈膠囊、vc銀翹片、止咳糖漿等,服用后能使人困倦、乏力。
鎮(zhèn)靜安眠類藥物如地西泮(安定)、艾司唑侖、佐匹克隆等,服用后會嚴重抑制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,導致精神萎靡、反應遲鈍。
抗抑郁、抗焦慮類藥物如舍曲林、多塞平、氟西汀等,可能引起頭暈、嗜睡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,讓駕駛員難以專注于路況。
降糖、降壓類藥物像胰島素、格列本脲、硝苯地平、普萘洛爾等,服用不當或劑量不合適時,可能引發(fā)低血糖或低血壓反應,導致頭暈、乏力、心慌,嚴重影響駕駛操作。
此外,阿片類止痛藥如曲馬多、常用解熱鎮(zhèn)痛藥布洛芬,以及一些含鎮(zhèn)靜成分的中藥,像天麻、洋金花等,在服用期間,也應避免駕駛車輛活動。
許春燕特別提醒廣大市民,服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,關注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。若不確定藥物是否影響駕駛,可咨詢醫(yī)生或藥師。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出行安全,杜絕“藥駕”,安全出行。(編輯 詹云清)
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(wǎng)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maboss.net/showinfo-108-349270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